时间安排:2008年2月26日;2009年2月12日;2010年2月3日。
会议规模:2008年参会人员252人;2009年214人;2010年198人
由以上真实数据大家不难看出:会议日程一年比一年提前,参会人数一年比一年减少。会议日程安排逐年提前和参会人数减少等现象的不断变化在向我们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公路人正在转变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精简会议内容,压缩会议时间,节约会议成本就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事实,也从侧面正确诠释了这个事实,更让我们看到了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希望。
“发展才是硬道理”,身为一个基层公路路政治超工作者,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近15年来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和繁花似锦的发展前景,心里总感觉激情无限。“一年之计在于春”,早计划、早动手、早安排,从近几年省、市两级公路系统计划会议提前就不难看出这个发展理念。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各行业各单位诸如此类的会议要在过完春节一段时间后的3月份才召开,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上级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单位就到了3月底或是4月初,一年时间已经过了四分之一,既不利于基层单位对本年度工作的安排和有效开展,更谈不上与时俱进,能按部就班纸上谈兵完成一般任务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可近几年交通人就不同了,上级领导高屋建瓴、审时度势,一再将交通计划工作会议提前,为基层单位和一线职工腾出大量宝贵的时间;基层单位主动出击、迅速落实,这极有利于一线职工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明确安排自己一年内的具体工作,也有利于一线职工早日动手动脑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
无论是会议的次数、规模还是内容都要精简,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会议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决议的重要形式,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科学决策的重要方式。必要的、务实的、高效的会议一定要及时开,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某些单位或是某些领导干部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将会议看成是包医“百病”的法宝,可不开的会要开,可不说的话要说,纯粹是官僚主义作风作祟,形式主义作风作怪。试想一个领导整天忙于开会,哪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更何谈抓好与落实?这岂不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之嫌吗?所以说,会议要精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将全部思想和精力转移到现实工作中来,集中到办实事上来,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深入一线了解民风民情,为公路事业决策提供一流的、真实的决策资料。回顾2009年,我们公路人咬定发展二字不放松,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年底通车里程已达2700多公里,在西部地区遥遥领先;干线公路由于“三化两全一目标”活动的开展,养护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路况水平和通行能力不断提升;通村公路养建管成绩喜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从根源上说,这样的成绩我想都应归功于公路人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和发展。
会议议程压缩了,会议时间压缩了,也就从本质上节约了会议成本,这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也富裕了,但我们也该清醒地看到,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点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铺张浪费,要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投到公路养建管事业中去。这一点我们公路人先知先觉,也正在身体力行。他们尽量在不改变会议内容及其广度和深度的前提下压缩会议时间,减少参会人数,杜绝不必要的开支,压缩会议成本。在这样一种思想模式引领和推动下,我们的公路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最大程度地又好又快发挥“三个服务”效能和向全社会提供“更安全、更畅通、更高效、更和谐”的公路合格产品。
“建设是发展,治超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这种工作理念的发展变化在一定基础上奠定了今天治超成果的辉煌。治超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令人欣慰的是治超工作已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情,而是备受社会关注,备受各有关行业和部门关注的事业,令全社会体会到了治超带来的好处,治超工作也向常态长效发展。司机师傅和部分车主作为以前最痛恨治超工作的一大群体,现在也对治超工作自发的形成了理解甚至支持的态度,治超成效明显,社会效益显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再也不是公路行业“风景这边独好”的独角戏,而是百花竞艳、各显身手的全国上下各行业各部门各阶层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速度支配下,我想我们的国家将会早日在世界事务中凸显自己的综合实力,屹立于世界发达民族之林!
[/font]
[font=宋体]陕西省210省道两亭超限运输检测站 张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