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5] 一段历史 一些人物 一种欣慰
——读赵斌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闻鸡起舞》
陕西省铜川市 李婷
[align=left] 对闻鸡起舞的故事,我向来知道的并不多。在以前的印象中,它只是一个成语,而关于它的来源更是模糊不清的。
听说赵斌老师在写长篇小说《闻鸡起舞》,已是一两年前的事了。之前也看过他写的一些小说,在博客上交流过,虽然未曾谋面,但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在文学创作上十分勤奋而成果丰硕的人。
最近,拿到他邮寄来的《闻鸡起舞》,看到他多年来的心血终于浓缩成这本印刷精美的书籍了,我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我想,看到自己的书出版,大约是每个呕心沥血的写作者最高兴的事了。
因为一直在上班,我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它。可是,一看之下就被它吸引住了。
这是一本历史小说,它展示的人物是无极县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刘琨。展现了他所生活的我国历史上那个动乱的年代——西晋时期的一段历史。刘琨一家世代忠良,他和好友祖逖“闻鸡起舞”,并给他们创下的双剑合壁威力无穷的剑法起名为“闻鸡起舞”;他精通音率,自创“胡笳五弄”,并用它击退了胡人石勒的进攻;他忠心报国,一心想用自己的才能和忠心效忠晋室,却因为晋朝皇室的动乱而无所依从;他同情民众,始终把人民的疾苦挂在心头;他仪骨柔肠,几十年如一日爱着石若兰却最终没能走进彼此的心底。最后,在原来盟友段匹禅的猜忌之下,借晋元帝之手将刘琨处死,一代英雄离开之时,世界飘起了五月之雪……
读完刘琨的故事,心绪久久地不能平静。
赵斌老师的《闻鸡起舞》,展示的是一段乱世的历史。西晋处于两晋南北朝的中段,那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频繁战事繁多的一段动乱的历史。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刘琨纵有《闻鸡起舞》的绝世剑法,自创“胡笳五弄”的精美音律,最终也只能把一腔热血和报负付诸东流,连同他的家人都客死他乡了。乱世造英雄,可是乱世也覆没了英雄,英雄为了自己所忠实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可是英雄的血没有流在战场上,却流在了自己人的倾轧和猜忌中。所以我们只能在敬佩英雄的同时,更加感慨于那个时代,它没有让英雄精忠报国的伟大愿望得以实现。但同时,它也不能改变英雄始终忠于国家力图救人民于水火从而受到后世乃至今日的人们一致崇敬。
历史小说之所以难写,就在于它是介于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兼有两者共同的特点。历史一般来说都是过去的事情,是发生于生我之前的事,而作者所写的西晋距今已近两千年了。这其中的许多历史史实作者只有通过大量的查阅历史史料才能得到,这就需要做大量的繁复的工作。而同时,作为小说,《闻鸡起舞》的笔触所涉及人物众多,小说以时间和事件的发展为线索,除了主要的人物刘琨、石若兰、卢雪、卢谌、祖逖等等人物,笔墨所到之处,描绘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场景、人民的生活状态等等,多方位多场面地描摹出了西晋时期由于皇室无能各王争乱而导致的连年战乱国力衰竭民不聊生的现状,而像刘琨这样有盖世武功有极高音乐造诣,对国家赤胆忠心对人民同情有爱护的英雄最终却仍遭残害为自己所热爱的民族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小说在成功塑造刘琨这个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塑造出了很多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如美貌聪颖的石若兰,在父亲被石崇被害后,一心为父报仇,后又受指使来杀害自己一直爱恋着的刘琨,她迟迟不忍动手,最终与刘琨失之交臂削发为尼以渡余生;和刘琨一起创建《闻鸡起舞》剑法,和他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却同样难以实现的祖逖;刘琨的妻子美丽善良的卢雪;轻信石勒之言,一心想自立为王最后被石勒杀害的王浚;对刘琨充满敬意,邀请刘琨来到幽州最后却在他人的馋言之下,对刘琨充满怀疑和猜忌最终借晋王之手杀害了刘琨的段匹禅;手握重兵、成为刘琨主要对手、自立为王的胡人石勒,以及二十四友的潘岳、卢谌,还有石崇、徐润、桃花、刘群、令狐盛、令狐泥、小婉、青荷等等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事件的发生,一段段的历史故事的演变,娓娓道来,将一个个人物的性格、心理放在事件中去描述,因而写得栩栩如生,除主要人物外,书中各类人物众多,但他们的各自不同的性格经历在作者笔下各富形态,各自不同的经历、个性和人生遭际跃然纸上。
小说中,赵斌老师应用传统小说的一些固有的写法,加之以武侠小说的部分传奇和生动的语言,更有助于人物经历和各自品性的展示。如在小说的开头一章他写道:“那红衣少女,静如处子,美若天仙,丝丝琴音中幻化出无数个光环萦绕。”优美的语言加之以传奇小说的特色,有助于人物形像的塑造和情节的开展。而小说的结尾更是意味悠长,作者写道:“……雪渐渐地飘落下来,刘琨多年没遇到过五月雪了。站在院子当中,任凭雪花落在身上。雪不大,夹杂着小雨点,刘琨的睫毛上,鼻尖上,都是雨雪。他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地上也是一些雪点,她们无怨无悔地溶进黄土地中。这是苍天给越石我最好的礼物了,刘琨闭上眼睛,心一点点地沉降着。/世界却在飘舞,一片雪白。”结尾写得很含蓄,很富有诗意,可是这样诗意的描述之后,凭借我们的想像,接下来就是一个一点也不浪漫的事——刘琨终于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也许,作者不忍心让他笔下的英雄就这样英年早逝,而且死在了自己所热爱的国家所忠实的朋友的猜忌之下。所以作者就以这样隐晦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让他和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诗意地离去。
历史是一面镜子。大浪淘沙,一些东西会永远地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更有一些东西会让我们永久地铭记。英雄远去了,历史走远了,但很多东西仍会流传下去,直至久远。读赵斌老师的《闻鸡起舞》,感受到作者故里河北省无极县这位英雄刘琨的浩然正气和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可惜的时,他生不逢时,虽有绝世武功和很高的音乐才华一腔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热忱却没有能够实现他的愿望和抱负,最终把性命葬送在了自己人的手里。但是,在任何时候,英雄始终都是英雄,他会一直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爱戴,无极人也为自己的家乡有这么一位英雄而自豪。作为一名无极人,赵斌老师通过自己的长篇小说,把英雄生平再次在记者面前进行展现,使后来者更详细地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英雄的也许鲜为人知的事迹和他走过的坎坷然而却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命历程,为英雄对国家对人民一片赤诚之心感动,也为自己作为英雄家乡的人感到自豪。想起前段时间一些媒体热炒几个地方争抢自己是秦桧的故里和西门庆的家乡,以产生“名人”效应时,不禁为这些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人物再次吃香而感到困惑:如果连这些在历史上已有定论的卖国者和恶人都值得恶炒而给自己带来“名人”效应的话,那么真不知我们的舆论倡导的是什么样?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所幸,赵斌老师的《闻鸡起舞》描绘了在那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我们已经有为国为民争战一生直至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的英雄,可见我们的舆论始终弘扬着主旋律,弘扬着爱国爱民的民族气节,弘扬着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的最朴素然而却是最伟大的情怀,这真让我们值得欣慰。同时,想一想英雄生活的颠沛流离,空有一腔报负却终落得“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我们是否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泰民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时代而为自己感到欣慰,感到由衷地喜悦?
赵斌老师是河北无极人,却与陕西与铜川有着深深地渊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对文学的爱好已经达到狂热的程度。当时他在铜川当兵,业余时间就爬在桌子上写呀写。铜川的山山水水给了他很多的灵感。从1983年《铜川文艺》刊登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开始,他就加入了铜川文学爱好者的队伍,多次参加铜川文艺界组织的活动和笔会,认识了许多铜川的文朋诗友,许多人至今还未中断联系。后来,他转业离开了铜川回到家乡河北无极县,但铜川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近年来,通过网络,通过博客,他又和铜川的文朋诗友们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和互动。这次,他这本《闻鸡起舞》一出版,马上寄来了好几本,签好了名,寄到我这里,让我分给各文友们。一收到书,我马上留言告诉了他,并且打电话给各个朋友告诉了大家这个好消息,迅速地把书送了出去。我知道:那一本本书寄托着他对大家的浓情热望。读完了凝结着赵斌老师数年心血的《闻鸡起舞》,我想说的是:在文学在一些人心中地位日下的今天,对于一些真正热爱文学的人来说,文学的旗帜永远会飘扬着。就像《闻鸡起舞》中英雄人事迹永远飘扬在我们心底,这也许就是另一种欣慰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