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西省萍乡市公路局 金魁新 陈坚 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最近的两年,萍乡市公路管理局湘东分局逐年加大了道班建设的投入,通过实施五年规划,使该局道班建设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不仅为一线养路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又适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使道班建设成为了民心工程、形象工程。本文以湘东公路分局腊市道班以迎国检为契机抢抓机遇,促使道班建设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为例,全景式地反映了该局所有道班建设的风貌,使一线养路职工赖以生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道班变得像家一样温馨和舒适。
而今当你走进腊市道班时,你会被它的环境所陶醉,曲径环绕花池,草地绿茵如毡,绿树花草尽入眼帘;三面绿树环抱的平坦山坡上,座落着一幢造型别致的三层砖混办公大楼;当你走进这座依山傍路的职工之家时,你会为这个大家庭的温馨所感染。当你深入道班职工生活,你更为他们的精神所折服,“团结创新、务实奉献”的江西公路精神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可是在“十五”计划末期,那时的腊市道班因为道班管养的里程最长、路况基础差,道班房建设也是破破烂烂的,在年初人员调配的时候成了所有职工心中的“西伯利亚”,有时连正常的养护人员都配不齐。
可经过“十一五”规划的洗礼,在湘东公路人的精心装扮和呵护下,五年来她的建设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也成了近百名湘东公路职工心中的“香饽饽”。近年来,通过狠抓道班生产建设、生活建设和职工思想建设,道班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青年文明号”、“先进道班”、“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0年荣获省交通工会“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汗水缀成风景线
腊市道班位于麻凤线3公桩处,现有职工8名,全是青年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3岁,担负着萍麻线、麻凤线、萍龙线、桐三线共计25.8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多年来,他们以道班为家,以养护为业,风里来,雨里去,顶严寒,冒酷暑,确保着公路的完好畅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限超载车量日趋增多,公路污染损坏严重,给道班日常养护工作带来极大难度。为此,腊市道班在公路养护上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道班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他们在公路养护上注重念好“早、快、严、好”四字经,即在计划安排上抓住一个“早”字,在工作管理上体现一个“严”字,在抢修保通上要求一个“快”字,在养护质量上确保一个“好”字,做到经常养护、全面养护、科学养护、文明养护。今年上半年因受雨季的影响,麻凤线公路部分路段因雨水冲刷发生边坡塌方,近百方泥石占去了大半个路面,车流量大的公路上顿时在塌方地段堵起了长长的“车龙”。抢险如救火,为及时抢通公路,全班职工一面与分局联系装载机请求支援,一方面冒雨投入抢险。全班职工全身湿透了,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手刮破了,血染红了泥水;奋战几小时了,没有一个人停下歇一口气;装载机来了,也没有人提出停止抢修。就这样,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抢通了公路。车流畅通了,司机向他们露出了感激的笑。7月份,全局开展以保畅通为中心的“养护大战20天”活动中,道班全体人员战高温、冒酷暑修复受损严重的路段。在炎炎烈日的暴晒下,施工现场地表温度已达到50℃以上,毒辣辣的太阳仿佛要把大地烤焦,道班人员个个汗流浃背。尽管酷热难当,但为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大伙儿丝毫不敢怠慢,争分夺秒清挖翻浆、回填砂料、处置路基、浇注沥青……不放过任何一个养护死角。目前,腊市道班管辖区内路面干净整洁,路基坚实,排水畅通,防护设施完好,标志标线完好无损、清新醒目,绿化美化路段管理良好,实现了花草搭配,乔灌结合,“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自然景观已初步形成,体现了公路文化特色。
同心共建温馨家
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非常枯燥艰苦的工作,道班是职工工作生活的地方,抓好道班建设是增强道班职工凝聚力、使职工以班为家、安心养路、爱岗敬业的一项“民心工程”。为此在湘东分局领导的重视下,道班这班青年职工用勤劳和智慧不断营建着这个温馨的“职工小家”。通过狠抓道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四个一、五个有”的文明道班建设标准,使道班住房、饮食、环境、卫生文娱等生活方面得到较好的改善。
首先是抓硬件建设,在道班里建立了职工食堂,配备了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设施,解决了职工的吃饭、洗澡和洗衣问题。建立了阅览室、活动室,订阅各种报刊杂志,各类书籍,阅览室设有报夹、桌椅、饮水机等设备,为道班职工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良好平台,满足了职工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需求,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条件。在活动室内设有乒乓球桌、羽毛球,大大丰富了职工业余体育生活。其次是抓软件建设,以建设和谐文明道班为目标,注重职工文化建设,将职工政治思想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与公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职工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并将学后收获,撰写心得体会、学习笔记张贴在道班内文化宣传栏上,形成了道班独有的特色文化。同时通过开展“雨季劳动竞赛”和“大干100天劳动竟赛”活动,使职工从思想上有正确认识,真正体现出“以班为家、以路为业”的宗旨。再次是注重班容班貌建设与管理,他们定时对院内的花草进行浇水、修剪达到院内美观大方。道班同时还大力开展“一种三养”活动,在保持原有绿化地的基础上,利用休息时间,对道班房前面和侧面的荒地进行开挖整平,开辟出空地500多平方米,栽种了蔬菜、瓜果等作物,基本实现了蔬菜自给自足。今年7月,道班还将自己栽种的西瓜、玉米等瓜果送到兄弟道班和机关干部的手中,和他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为达到标准化管理,还对会议室内的各项管理制度整齐规范,桌椅干净整洁,不论上级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部门的同志走进会议室都会让你感到满意,各项内业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在道班内正面墙上,高高悬挂的“团结创新、务实奉献”的江西公路精神大幅标语催人奋进。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职工生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道班呈现着积极向上的喜人局面。
青春擦亮文明窗
要想养好路,先得育好人。腊市道班8名职工全是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3岁。这些青年职工都是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有的还是刚从学校出来,对艰苦的道班生活条件不适应,对养护工作不安心,因此,带好队伍成了道班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任务。作为兵头将尾的道班班长深深感到,要想让他们安下心来养好路,必须首先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此,道班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一是坚持每星期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在学习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形势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树立“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人”的铺路石精神;同时,通过深入开展争创“文明道班”、“先进个人”等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开展学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活动,努力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改变道班职工精神面貌,增强道班精神文明氛围。
近年来,腊市道班还结合行业特点,面向社会扎实开展了以“讲文明、树新风”、“我为公路作奉献”为宗旨的创建活动,以“有困难,找道班”为主题的便民服务活动,设立了便民服务点,配备了“六个一”便民服务设施,无偿为过往司机提供援助。作为朴实无华的公路职工,他们不图回报,只求南来北往的车辆一路平安。一个保温桶,能够为寒冬里需要温暖的司机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一套修车工具,能够为车辆抛锚路边手足无措的司机提供修车的便利;一组灭火器,能够为突然面临火灾吞噬的车辆送去救命的及时雨;一根加水管,能够为水箱干涸需要及时加水的司机带来方便;一个监督台,是满怀热诚的养路工人孜孜不倦追求最好服务的见证;一个意见箱,是可亲可爱的养路工人对自己工作永不满足的表现。
2009年7月16日上午,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因车速过快,在麻凤线K4+450m处由于疲劳驾驶翻在公路边沟。顿时,整车的货物洒满水沟,司机和货主在事故中受伤,险些丧命,一些见利忘义之徒在混乱中哄抢货物。正当他们孤立无助之时,闻讯赶来的道班职工极力制止哄抢行为,并说服一些围观群众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报警,为事故抢险争取了一定时间。由于车辆损坏,货物无法运走,路工们又继续留下帮助守护货物,直到货主找到货车将货物运走。货主为感谢他们,要付给他们辛苦费,可这群可爱的养路工们谁也没有伸出那双会助人为乐的手。他们跳上那辆黄色的"龙马车"又进入了紧张的工作。要问这样的故事有多少,腊市道班会议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和文件柜内的二十多份感谢信足以回答。
道班职工是热心的,无论谁遇到了困难,他们都要毫不犹豫给予帮助。多年来,他们还在分局团支部、工会的倡议下为单位患白血病职工袁绍珍、患尿毒症职工刘建萍捐款1万余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腊市镇乌岗村有一名叫糜文龙的小孩,家境贫寒,面临失学。道班职工每年都积极为其捐款,专人管理,定期家访,并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其家中帮助整理家务,农忙时帮助生产,给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小文龙撑起了生命的希望。近年来,道班职工积极为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云桂干旱灾区群众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道班全体职工捐款7800元,捐衣服、棉被56件,向受灾群众奉献了公路职工的一片爱心。
条条道路宽又阔,道班处处情和意。这是对腊市道班8名职工爱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们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他们奉行“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诺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示着平凡而伟大的风采,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以路兴我荣,路衰我耻的荣辱观,以我要保畅做贡献为已任,为公路人增添新的风采。为构建和谐公路、和谐社会,流淌着自己的汗水。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