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火里谋生,在文字里修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也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三个过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诠释着一份简单乐观的心态。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有简简单单的向前迈步,人从最初来到这个世界,内心纯洁无暇,一尘不染,对万事万物都保持好奇。这时候如同刚入世的牛犊,出生不怕虎,即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还没有经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所以,看待事物没有分别心,相信看到的山就是山,看到的水就是水。在懵懂之间,觉得世间一切都是美好的,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憧憬。但这种心境是建立在一切顺遂的基础之上,代表着初步的积极心态。大多数人只愿相信眼睛看到的,很容易在遇到挫折或磨难时,就怀疑自己和世界,从而产生迷茫和质疑的心理。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则表达着一种两面的心境。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挫折,之前乐观的心态,慢慢被人性的黑暗和社会的复杂所淹没。最后,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体现了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达观心境,这是介乎悲观和乐观之间的第三种态度。
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之后,我们开始学会把执念看淡,把俗事烦忧放下;不纠缠过去,也不执迷于未来,只是顺其自然地活在当下,用一种纯净的初心去看待这些山水,便看到了山水本真的样子。
有人说:“悲观的人在山脚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径;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达观的人在山顶看世界,看到天广地清。”
深以为然。达观,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是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平和;是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是陆游“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的淡泊。
达观是对过去的释怀,对未来的从容,和对当下的随顺。执着于过去,执迷于未来,都是对当下的辜负。生活不在他处,当下即是全部,人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活在当下。
“无事心能定,有事心能静”。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琐事所扰,这是一种修为;在波澜壮阔的时刻,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情绪所左右,这更是一种智慧。
往后余生,愿你我戒掉脆弱和浮躁,不争,不怒,不忧,不喜,修炼情绪,学会达观处世,活出松弛自在的人生。(甘肃静宁公路段:卢彦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