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点,静宁零下十度的寒风中,一簇橙黄色光点沿着312国道蜿蜒而上。这是静宁公路段的巡查车,车辙在刚刚落下的春雪上划出两道深痕,像在大地素笺上写下第一行战书。
与风雪抢速度
“祁家大山隧道口出现结冰!”对讲机里的预警让老马踩油门的力道又重了三分。这位三十年工龄的老养护人太清楚,看似温柔的春雪实则是蛰伏的猛兽——白天气温回升雪水融化,入夜后会瞬间凝成“地穿甲”,若不及时清除,安全隐患极大。车刚转过弯,暴风雪除雪车、融雪剂撒布车已列阵待发,推雪铲在晨雾中泛着冷冽的寒光。
小崔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颤,老马一把按住他的肩膀:“看准方向,铲刃和路面保持三十度夹角。”说话间,老马已翻身下车,抄起铁锨将堆积的冰雪块捅向一边。前方急弯处,五名养护人员正在人工撒布防滑料,铁锨与路面碰撞的脆响,合着除雪车的轰鸣奏出风雪交响曲。
钢甲与热血的协奏
G312线店子山弯道上,铁锹与冰层撞击的脆响撕破夜空。五名养护工弓身成盾,锹刃以四十五度角楔入板结冰面,一撬一掀间,冰碴如碎玉飞溅。他们身后,除雪车推起的雪浪撞上防撞墩,炸开三米高的银雾。
“撒剂组跟上!”随着一声吆喝,两名工人扛着三十斤的融雪剂袋冲上前。老杨左右开弓,扬手划出两道白色弧线,盐粒均匀铺满刚清理出的路面。国道线上,机械与人力织就流动的防线:除雪车刚碾过主车道,人工小组立即扑向残留的“雪舌头”;铁锹清理出的导流槽还未冒热气,融雪剂已在晨光下析出细密的结晶网。对向车道的大巴司机摇下车窗,镜头里除雪车铲刃激起的雪浪,与养护工哈出的白雾,在空中凝成冰晶簌簌落下。
风雪路上的双向奔赴
上午十点,橙色身影仍在晃动。货车司机按响的致谢喇叭在国道回荡。老张的防滑靴早已湿透,却指着路面笑道:“这防滑料掺了钢渣,车轮碾过去迸的火星子,就是咱公路人放的迎春炮!"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静宁一百三十多公里国省干线已全线畅通。融雪顺着人工开凿的导流槽欢快奔涌,宛如养护工手背暴起的青筋。这场与春天的特殊约会里,公路人用体温焐热了春雪,用坚守在冰雪中浇筑出平安的刻度。他们的身影渐渐隐去,只在雪地上留下一串发光的足迹——那是用奉献写就的路标,指向万家灯火的方向。(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静宁公路段:)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