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18291891286/029-88662823
欢迎光临公路养护网官方网站! 登陆 / 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风采>>在陇原大地的褶皱里,我触摸到春天的脉
在陇原大地的褶皱里,我触摸到春天的脉搏
日期:2025-02-24来源: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静宁公路段作者:马艳丽

站在老宅新修的水泥台阶上,我数着檐下新筑的燕子窝。这是2025年的春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承诺,正在父亲开裂的指缝间抽芽。去年完成的土地承包延包,让家里二十亩苹果园的红本本又续了三十年,父亲不必像对面梁上的杨叔那样,为地块零碎整夜叹气。

三叔家的小卖部变成了“陇原乡村振兴驿站”,货架上摆着带二维码的静宁苹果脆片和胡麻油。去年县里来的“电商特派员”教会乡亲直播带货,现在连六十二岁的刘婶都能熟练在网上收货款。“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要求,化作冷库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标签,让陇原大地上的苹果有了闯荡世界的底气。

最让我心头发热的是镇小学新建的"5G云课堂"。十年前我们裹着棉袄在透风的教室里晨读时,哪敢想现在的娃娃能跟着兰州名师学编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字句,正在填平知识的沟壑。表妹去年考进甘肃农大,说毕业要带着水肥传感设备回来,让科技的光照进祖祖辈辈的苹果园。卫生院的远程诊疗室里,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正通过屏幕为赵奶奶看CT片,那些曾经要坐三个多小时班车才能做的检查,如今顺着“数字乡村”的光缆流淌到农家炕头。

暮色染红小镇时,光伏路灯次第亮起,像撒在梁峁间的星斗。返乡的年轻人聚在果品加工厂里,讨论着怎么用区块链做苹果溯源。他们中有放弃深圳高薪的程序员,有带着专利回来的农学博士,在“乡村振兴归雁工程”的召唤下,把青春栽进黄土地。我突然明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深意——这不是冰冷的机器换人,而是当无人机的阴影掠过父亲的草帽时,能丈量出汗水与智慧的距离;当大数据分析苹果糖度时,仍看得见农人掌心的老茧。

离乡那天的晨光里,母亲往我行囊塞进新研发的苹果花蜜,瓶身上“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的蓝标泛着微光。这罐甜过初恋的馈赠,承载着“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承诺,也凝结着土地确权带来的踏实。班车转过十八弯的山路时,漫山苹果花正开成粉白的海。我知道,这土地从不辜负赶春的人——当我们带着新技术返回陇原大地时,父辈用脊梁拱出的田垄,早已准备好生长这个时代的传奇。(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静宁公路段:马艳丽)

共0页/0条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回复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自定义标题
段落格式
字体
字号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