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红河大地上,起伏的青山碧水间。蜿蜒的公路如同一条条坚韧的丝带,串联起座座城镇与村庄,为沿边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而在这一条条的公路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曾经手持钢枪,保家卫国;现如今,他们脱下戎装,投身公路养护事业,用另一种方式默默守护着祖国边陲,成为沿边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公路养护事业高速发展,改革转型进程逐渐加快。为构建一支更具活力与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红河公路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国家退役军人安置相关政策为导向,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一批批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现实表现优异的转业军人,充实到公路养护、应急抢险等关键岗位。
这些“老兵力量”带着部队赋予的坚韧意志、严明纪律和强烈的责任感加入公路养护队伍,为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充满兵味锐度和迷彩基因的新鲜血液。
身份虽变,初心不改。他们将部队的优良作风融入公路养护事业,用坚守和付出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从迷彩到橘红,从钢枪到铁锹,变的是身份与战场,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是刻进骨子里面的忠诚。初入公路养护队伍,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专业要求,老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充分发挥革命军人无畏艰险、迎难而战、永不言败的精神,刻苦学习公路养护、机械驾驶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白天,摸爬滚打;夜晚,挑灯夜读。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迅速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火箭军某部转业的李春城同志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仅入职两年就肩负起管理所所长的重担;陆军某部转业的董智忠同志则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成为河口公路分局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武警某部新近转业的郭利勇和张庆两名同志,则在组织的亲切关怀和老职工的帮带指导下,迅速转变身份、融入集体、找准定位,充分发挥部队所长,很快成长为南溪所的机械能手和支部委员,在新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续写了初心与荣光。
岗位虽变,职责仍在。他们将无私的奉献情怀贯穿每段公路里程,凭毅力和勇气守护着使命与初心。他们延续部队光荣传统,传承老一辈筑路人的“铺路石”精神,在抗击自然灾害、建设绿美公路、保通保畅的征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河口县地处滇东南低山峡谷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加之所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高温持续时间长,自然环境恶劣,频发的地质灾害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2024年9月,“摩羯”台风来袭,暴雨冲毁了路基、山体滑坡阻断了交通。灾情就是命令,接到上级通知后,老兵们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清塌方、固边坡、通涵洞、除险情,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不讲任何条件,始终冲在前面、站在排头,争分夺秒抢通受损道路、排除安全隐患,用热血和汗水维护边疆的繁荣与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顺畅。
目前,河口公路分局退役军人职工比例已达15%。在新的岗位上,他们延续部队优良传统、永葆军人本色,他们的加入不仅为公路养护事业注入了一股充满活力与战斗力的新鲜血液,还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不怕吃苦、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工作执行力、团队凝聚力均得到了极大提高。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