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0”上的那抹橘色印记
日期:2024-09-20浏览:

狂风扬起砂石,漫卷成灰色的“波浪”,在荒芜的戈壁滩上肆虐。疾驰而过的车辆和凌厉的风声在耳边呼啸,目光所及之处,天地相连,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公路通向天际,这就是著名的G312线“绣花庙”路段。

绣花庙处在焉支山北麓和龙首山南面之间的崮平地带上,是山丹县和永昌县的分界线,也是永昌到山丹段的最高点,海拔高度约2780米。古老的丝绸之路与今日的“亚欧大陆桥”都要经过绣花庙及其所在的这片山地。

绣花庙海拔高,气候变化大,恶劣天气多,常年大风。降雪从每年10月中旬开始到次年5月底结束。每当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由于下坡长、坡度大,交通堵塞就成了常事,也使绣花庙路段变成了西部大动脉的“肠梗阻”。

1.jpg

在这样的地区养路,工作是极其繁重和艰苦的。作为贯穿**,全程近5000千米的大动脉,G312线车流量大,养护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处治公路突发事件频次高,而绣花庙路段则是事故高发路段之一,养护任务更是加倍。

经过这条路的人都能感受到,在那条蜿蜒向前的公路上,始终有一群“橘色战士”,在无人知晓的时光里,默默把自己的青春、生命和忠诚楔入这片土地,他们便是公路人。

2.jpg

六七十年代,机械设备还未大量普及,那时养路工具就是一挑扁担、两个箩筐、一把镢头、一把铁锹。绣花庙距离县城直线五六十公里的路程,没有现在专用的通勤车,养护工人们只能挤在架子车,用一只毛驴或者一只牛就赶着上路了。一路颠簸,风一吹就是一嘴沙。当时的养护工人们夏天要平整砂路垫补天然砂石、挂线铲草整修路基,冬天要在公路两边堆放砂石堆,砂石大部分是冬天闲暇之余养路工人们自己从河道里挖上来的。

3.png

4.png

那时的砂路雨天一遇到大车碾压,路中间会形成两道很深的车辙,养工人就得把车辙两边的沟槽刮平,然后挑着担子把码放在路边的砂石铺在路上。绣花庙的风永远是不停歇的,晚上回到道班除了眼睛是干净的,头发、衣服、鞋子都是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再正常不过了。

到了八九十年代,条件稍微好点,绣花庙的路从砂土路变成了柏油路,飞扬的尘土明显少了,养护任务也开始重了起来。修补油路只能在夏天气温最高的时段进行,因为沥青混合料是凭经验人工调制,稍有不当,身上的衣服就会被烫个大洞,受伤那是家常便饭。虽然已经有了小型机具和翻斗车、拖拉机,减轻了人工养路强度,但是因为距离县城远,加油、维修都是困难,因此大多数时候,工人们还是一人扛着一把铁锹、锄头等简易工具奔波在路上。

5.JPG

6.JPG

身体上的辛苦尚能克服,但是周末都不能回家的无奈,总能让那些西北汉子红了眼眶。离家五六十公里,有时运气好能搭到顺风车,没有顺风车就只能坚守在道班,养护大忙季节好几个月回不了家也是平常。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现在的绣花庙,柏油马路平坦开阔,告别了昔日的沙石土路,工具从铁锨洋镐到摊铺机、铣刨机,通勤车从小四轮拖拉机到舒适快捷的依维柯,生活场所从阴暗破旧的道班房到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养护站……

烈日晒黑肌肤、风沙让人憔悴、荒原茫茫又生孤寂,但是,一代又一代养路工人始终没有离开这条路。他们从不怕山高路远、风吹日晒,也从未畏惧过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

这条纵横交错的公路上总闪耀着一抹鲜艳的橘红,与巍峨的高山、皑皑的白雪彼此衬托、相互掩映,身穿“橘色”工作服的公路职工辛勤的劳作、精心的养护保证着这条“高原动脉”的安全畅通。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坚守在这片土地的养护工人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两路精神”“八棵树精神”,让橘色之光始终闪耀在公路养护一线。

时间回荡着历史之音,时间也刻写下前进的足印。从砂石土路到柏油公路,从肩挑背扛到机械化作业,公路迎来了“黑色化”的油路时代,但是绣花庙的风依然是凌厉的,戈壁滩上的风声如琴鸣,吟唱着那些辛苦岁月里公路人的青春和汗水。(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永昌公路段:赵述琴)


回复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