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养护
2011/1/15 21:26:20
四是实行养护公司全员聘任制。为充分盘活人的存量,调动养护公司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在各养护公司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了竞聘制度。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岗位,如养护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技术科科长等职务,全部实行公开竞聘,择优上岗。通过竞聘,一些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走进了企业管理层,充实了企业的力量。在养路工的使用上,也全部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的老模式,养路工全部由作业队长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作业队长有权解聘道工,解除聘用合同。养护公司还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和各标段工程量大小、难易程度确定单公里养护定员,实行减员增效,并对富余人员实行转岗分流。目前全市单公里养护定员达到了0.5人。通过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关大养护职工切实体会到了"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的严峻形势,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用工机制。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市的改革工作在保持全系统队伍稳定、人心稳定的情况下,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养护单位的"事改企"工作,精简了人员,提高了效率,而且养护总体水平也从改革前的全省第二名上升为第一名。特别是在去年交通部国家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检查中,我市的公路养护工作受到了交通部国检团的一致好评,也为辽宁省在全国大排名中获得较好名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十五"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十五"期间,沈阳公路养护改革工作要在全面完成"五个实行"的基础上,按照交通部和省厅的有关要求,以适应养护事业发展为根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统一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强化管理、完善机制为手段,不断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和机械化养护能力;以打破投资体制大锅饭为重点,进一步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养护单位内部,真正实行优胜劣汰。通过改革来推动先进单位向更高层次发展,鞭策和促进后进单位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差距,达到共同发展、整体提高的目的。
各养护公司要按照"养管分离"的原则,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加快改企步伐。要办理财产清理、登记和移交手续,申请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取得一定的养护企业资质证书和资信登记,参与养护工程市场竞争。实现养护公司与公路理部门彻底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壮大的独立法人实体。要按照"四制"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公路养护资质登记制度、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和公路养护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积极稳妥地培育和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实现养护企业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规范运作,有序竞争。逐步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专业化和机械化。
1.实现公路养护市场化。第一年,在全市选择l条连续10公里或整条路段里程小于10公里,养护项目在50万元以上的国省干线公路作为试点,将中修、绿化、水毁恢复、设施维修等工程向全市公路系统内部现有养护公司招标;第二年,把全市公路养护工程量的50%在全市向已改为企业并具有养护资质的养护公司进行招标;从第五年开始,对全市所有的养护工程向已改为企业的养护公司进行招标,同时允许外市已改为企业的养护公司参与市场招标竞争,最终形成全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
2.实现公路养护专业化。根据全市的实际情况,逐步地撤消或合并道班,组建大道班,实行路面、桥梁、 绿化等专业养护,实行定额养护、按养护工程费计量拨款,提高公路养护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3.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养护公司和专业化养护道班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备一定数量的养护生产机械设备,到"十五"期末,使各养护公司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养护生产企业,初步实现公路理与公路养护生产分离。
回顾三年来改革工作的历程,我们感到,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成功,改革才能见成效。

公路养护
2011/1/15 21:25:40
2.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护公司运作模式是保证改革后的养护单位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实行专业化养护。养护公司成立后,通过组建专业化养护分公司和养护作业队,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在小修保养和路面大中修工程管理方面:组建了路面维修分公司,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优势,做到了及时处理路面病害,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在工程管理中,实行合同制、工程监理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派稽查人员定期稽查、考核、验收,实行奖优罚劣。对不按《规范》作业的责令整改停工或返工,对工程优良级品率达lOO%的,拿出工程造价1%做为奖励,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在桥涵、构造物管理方面:组建了路产维修分公司,培养专职桥梁养护队伍。通过完善桥涵建档建卡工作和加强定期巡视,做到及时保养、维修,有效地克服了过去"养路不养桥"的弊端,保证了桥涵等设施经常完好、美观。在绿化管理方面:组建了绿化分公司,-建立完善绿化专业技术队伍,对绿化总体规划、设计、养护更新等工作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做到严把苗木质量关、栽植质量关,科学管理,保证了成活率和绿化美化质量。在机械管理方面:成立了机械队,对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使用做到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养护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和使用制度,强化对驾驶员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加强规划,抓好机械配套工作,引进先进设备,满足专业化养护需求,实现高效、优质、科学养路。在非机械化养护方面,取消了道班建制,以线为单位成立专业化养护作业队。通过实行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好路率等各项指标要求,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提出了"抓住中心、牵住龙头、看准重点、强化管理、多出形象"的养护目标,做到了以路面养护为中心,以文明样板路建设为龙头,以村屯路、出口路为突破口,加大难点路段的养护力度,实现了全方位科学养路,保证了路面完好和畅通无阻。
二是实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为充分挖掘潜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搞好公路养护工作,我市在公路一般性养护中普遍采用了招投标制。在每年一度的招投标之前,各养护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由各部门负责人员组成的招投标领导小组,将养护公司养护范围内的各等级公路划分成若干个标段。根据各标段的基础现状、路况质量、养护生产指标等,结合管理难易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定额,确立标的,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招标通知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进行招投标。投标人员中标后,被养护公司聘任为作业队队长,实行风险抵押,并有权对作业队的用人、用工情况进行自主安排。从去年起,一些养护公司还在过去两年实行养护内部招投标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尝试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迈出了走向市场的较为关键性的一步。我市的新城子区公路养护公司,通过公开招标,2名曾经从事过多年乡路养护工作,经验较丰富的农民一举中标。聘用农民养路,不仅有利于增强养路工的竞争意识,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节约资金、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对一般性养护工程公开招标的同时,我们还对中修、水毁工程等专项养护工程进行了招投标试点,把养护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实践证明,推行养护招投标,实现工作质量与职工利益挂钩,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尤其是在创建文明样板路和村屯路、难点路治理方面,作业队长通过采取对养护工人择优上岗、奖优罚劣、聘用业务素质较高的养路工养护难点路段等办法,将任务量分解到承包段的养路工身上,建立了有效的目标激励机制,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增强了职工争先意识和责任感。实行养护招投标后,养路工经常是节假日也不休息,到处是夫妻上路、父子同行、全家参战的动人情景。
三是实行养护生产定额管理。为推进养护公司的体制改革,各养护公司结合养护生产与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公路养护工程定额,对路基养护、路面养护、绿化、附属设施及机械设备实行定额管理,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用"定额"指导生产,衡量工作质量水平。在实行养护工程定额的同时,还进行了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依据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定额工资制、效益工资制和奖励工资制,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旧的分配模式。为保证作业质量,还成立了质量监理检查小组,建立健全稽查制度,对各标段定期检查,验收核定工程定额的完成情况,为发放工资奠定基础。在工资发放上,采用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的办法,在生产大忙季节多发效益工资,冬季作业量小时少发工资,或只发生活费。通过实施效益工资制,较好地调动了养路职工的劳动热情,他们早出晚归,忘我工作,使全市的路况质量稳步上升,路容路貌更加美观,实现了畅、洁、绿、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