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
发表于 2011/1/15 21:31:16
1.5 职工的从业素质问题
高速公路技术含量高,劳动复杂程度大,这就要求劳动者既要有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灰领”即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有较高的心智、掌握熟练的技能的新兴人才,这也是基于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竞争力的要求。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曾经说过:“中国很多工厂购买了价格昂贵的设备,但不会操作;中国有很多技术工人,但需要技术工人的机器更多”。然而,我们目前的养护工作却走进了“一专多能”的误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涉及许多专业,主要有: a) 路面工程; b) 路基工程; e) 绿化工程; d) 桥梁工程; e) 机电工程; f) 通信工程; g) 隧道工程; h) 交通工程; i) 收费管理,等等,但是一些管理部门为了节省费用,减少人员开支,对养护工人 ( 特别是临时工 ) 普遍缺少岗前培训,人手不够时,常随意调换工人的岗位,导致工人对机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不熟悉,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对材料、零件型号不熟悉等,出现操作失误。这方面虽然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还没有形成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其潜在的危险性已是相当严重。一个很简单的假设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收费站的一名电工或机电维修人员的一次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通讯中断或设备瘫痪。高速公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的事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养护是一项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抓紧培养专门的高速公路养护人才。
2 结语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误区,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很难保证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能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桥隧及沿线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且,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化的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甚至制约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影响高速公路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为适应运营管理的特点要求,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道路状况及相关信息,科学、客观地评定道路的使用品质,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及时安排养护项目。
河北交通科技信息网 据《交通标准化》 2005-07-29
公路养护
发表于 2011/1/15 21:30:50
1.3 养护的常识性问题
结构是有使用寿命的。很明显,石安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受大车、重载和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路面结构已达到“临界状态”,路面病害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桥梁方面的 TST 伸缩缝、小桥涵的油毛毡支座、路面标线以及一些防护设施如隔离栅等,根据交通部现行规定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有些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需要尽快研究安排,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因此,合理的维护费用也应该是波动的,也就是说,各种结构在其使用年限内的维护费用是比较低的,而一旦达到或超出其使用年限,则将比建设期的同类结构费用要高。
另外,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特别是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且石安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植物经过 6 年多的生长,一些品种的苗木已表现出不适应,同时因为土层多为 40cm ~ 50cm 厚,随着植物地上部分的体积增大,需要更厚的土壤供其生长。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外,还应有计划地对不适应的品种进行更新,逐步完成对不适应品种的更替,以达到整体上不影响防眩效果。还有,对于主要城市的出入口,一般是以花灌木、草坪组合为主的观赏型互通,根据其生长周期一般 4 年左右就需要逐步更新。从这方面来看,合理的维护费用也应该是波动的。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a) 打破了经济运行中各种养护费用正常的比例关系,如绿化投资总额与合理维护费用的比例关系等,一些工作必然难以为继; b)TST 伸缩缝属于非永久性结构,其使用寿命只有 4 ~ 5 年,不适于在高速公路和渠化交通严重的公路上使用;还有,石安路的小桥涵采用油毛毡支座,设计标准太低; e) 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该防止因路面损坏和养护操作不当,造成污染公路沿线,形成二次作业; d) 养护决策与养护资金存在剪刀差的问题,成为路面使用寿命的制约“瓶颈”,这是社会关注和我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因为养护对策不一致会导致养护费用不一致,使用寿命也不一致,而高速公路不允许“薄养厚葬”。
1.4 管理要素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思想,在我们项目办所辖的三条高速公路建设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石安路建设期间,项目办为石安高速公路引进了一批筑养路机械设备,其中 33 台 ( 套 ) 价值 4 300 多万元的养护设备交由石安处使用。这些设备主要有:修补王 3 台;多功能综合养护车 4 台;路面清扫车 4 台;桥梁检测车 1 台;路面铣刨机 1 台,这些设备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知道,任何管理都是由一定的要素组成的,都有其特定的内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要素有三类:一类是管理者,包括个体形式的管理者和群体形式的管理者,他们承担着管理的职能;另一类是被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这里的人是具有两重性的,同一个人,既可以是被管理的人员,又可以是下属管理系统的管理者;再一类是管理的方式,即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包括机构体制、政策、法规、信息等,其中信息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在管理中有效地发挥信息的作用,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当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科学管理,人们才能对管理的要素、内容、功能和方法有真正科学的理解。但是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感觉到,大家经常谈到的“管理”,只是注重了“功能和方法”,对“管理的要素和内容”却很少涉及,这就造成在养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a) 没有按照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需求配备养护设备,或者一些养护设备数量不足,造成一些工作很难及时完成,特别是那些人力无法完成的养护内容往往被延误时机; b) 主要养护设备大部分是进口的,备件难以采购,维修时间长,国产化的备件又无法代替,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e) 设备的折旧更新不及时,无形中加大了养护成本; d) 小型工具的研制没有开展,使得养护病害的维修质量达不到要求; e) 路面清扫目前还主要以人工为主,满足不了高速公路以机械化养护为主的要求,体现不出高速公路快速、高效的原则。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进口设备维修成本高、油耗大,而国内劳动力又比较廉价所至。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