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18291891286/029-88662823
欢迎光临公路养护网官方网站! 登陆 / 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资料下载>>从石安高速公路养护谈养护思维误区分析
从石安高速公路养护谈养护思维误区分析
日期:2011-01-15来源:作者:公路养护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时期,高速公路不断的建成和投入运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给公路建设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高速公路的管理问题。虽然石安高速公路在历年的养护资金投入和道路现有状况方面与同期修建的其他高速公路相比,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使用水平,可是根据几年来的运营实践,发现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思维误区。 

  1 高速公路养护思维误区分析 
  1.1 技术标准的问题 
  国务院 ( 国务院令【 2000 】第 279 号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对石安高速公路而言,不论是在工程建设期间,还是在管理运营期间,都严格执行了这一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然而,大家都知道,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及桥梁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监控设施、通讯设施、服务设施及养护设备等,会因行车荷载及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逐渐损坏,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服务水平逐步下降。从一年四季的变化来讲,养护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路面出现的病害与施工季节的矛盾问题。 

  路面病害的出现往往是在不利于施工的季节,如冬季和雨季就是大量病害出现的季节。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要求,此时路面维修养护施工满足不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只能是临时性的处理,其养护质量也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这是造成当年养护维修、当年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 

  例如“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 10 ℃ 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这一条我们就很难做到。如果再加上规范规定车辙深度大于 1 . 5cm 时就应该对路面进行维修以及路面结构强度、抗滑等其他主要技术指标问题,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在高速公路交付使用后,仍需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各种设施进行维护,以使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稳定使用性能。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研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要我们在维修道路病害时,存在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就是对规范的不尊重。这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是: a) 每年应在路面施工的最好季节集中处理路面病害两次,四、五月份集中处理自冬天以来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路面病害,九、十月份集中处理自雨季以来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路面病害; b) 小面积的路面坑槽修补尽量采用接近原路面的级配型式; C) 夏天要求使用“路面修补王”进行修补; d) 冬天在没有沥青成品料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冷料进行修补,但冷料的质量要符合要求; e) 套用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存在一些不太现实的问题,特别是日常养护维修难以达到该标准。 

  1.2 病害发展的问题 

  我省各条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每年都进行路况调查和对路面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取得了许多有用的技术数据,为指导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做出了贡献。调查中发现,我们制定的许多制度与路面调查的目的存在差距。大家都知道,路面调查的目的是运用各种仪器对反应路面状况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测,以了解当时的路面状况,制定养护处治方案,建立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积累数据,以便进行科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即“当时”;再有,路面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可知的因素,也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在法国考察时了解到他们的做法:靠专家经验定义养护的临界状态,不然路面状况下降很快。他们认为,虽然高速公路有一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但是施工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达到设计要求,而且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衰减和破坏,因此对高速公路要进行长期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建议立项进行维修,特别是在路面使用性能达到“临界状态”时进行维修是比较经济的,如果等路面使用性能达到“警告状态”时再进行维修就很不经济,也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所以,我们在高速公路的养护上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投入,使高速公路始终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使它保值升值。不能像现在有些地方只重建、不重养,国家政策是建养并重,不然好的不如坏的快,对高速公路不及时养护也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对病害的处理方面,我们存在以下问题: a) 项目的立项和实施远远落后于路面病害调查时的实际状况,造成路面养护不及时,设计处治方案适应不了已经发展了的路面病害; b) 目前还没有建立适合石安高速公路路况的典型路面处治结构与桥梁状况的维修标准图; C) 还未总结出适合石安高速公路各种病害维修的成套技术; d) 还没有建立起与沿线施工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 e) 对一些成功的经验不敢大胆采用,如法国在路面养护中的经验数据是,平均每年增加 0 . 5cm 厚左右,因为道路的病害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发展的。

公路养护

2011/1/15 21:31:16

  1.5 职工的从业素质问题 

  高速公路技术含量高,劳动复杂程度大,这就要求劳动者既要有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灰领”即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有较高的心智、掌握熟练的技能的新兴人才,这也是基于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竞争力的要求。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曾经说过:“中国很多工厂购买了价格昂贵的设备,但不会操作;中国有很多技术工人,但需要技术工人的机器更多”。然而,我们目前的养护工作却走进了“一专多能”的误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涉及许多专业,主要有: a) 路面工程; b) 路基工程; e) 绿化工程; d) 桥梁工程; e) 机电工程; f) 通信工程; g) 隧道工程; h) 交通工程; i) 收费管理,等等,但是一些管理部门为了节省费用,减少人员开支,对养护工人 ( 特别是临时工 ) 普遍缺少岗前培训,人手不够时,常随意调换工人的岗位,导致工人对机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不熟悉,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对材料、零件型号不熟悉等,出现操作失误。这方面虽然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还没有形成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其潜在的危险性已是相当严重。一个很简单的假设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收费站的一名电工或机电维修人员的一次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通讯中断或设备瘫痪。高速公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的事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养护是一项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抓紧培养专门的高速公路养护人才。 

  2 结语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误区,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很难保证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能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桥隧及沿线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且,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化的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甚至制约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影响高速公路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为适应运营管理的特点要求,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道路状况及相关信息,科学、客观地评定道路的使用品质,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及时安排养护项目。 

  河北交通科技信息网 据《交通标准化》 2005-07-29 

公路养护

2011/1/15 21:30:50

  1.3 养护的常识性问题 
  结构是有使用寿命的。很明显,石安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受大车、重载和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路面结构已达到“临界状态”,路面病害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桥梁方面的 TST 伸缩缝、小桥涵的油毛毡支座、路面标线以及一些防护设施如隔离栅等,根据交通部现行规定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有些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需要尽快研究安排,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因此,合理的维护费用也应该是波动的,也就是说,各种结构在其使用年限内的维护费用是比较低的,而一旦达到或超出其使用年限,则将比建设期的同类结构费用要高。 

  另外,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特别是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且石安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植物经过 6 年多的生长,一些品种的苗木已表现出不适应,同时因为土层多为 40cm ~ 50cm 厚,随着植物地上部分的体积增大,需要更厚的土壤供其生长。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外,还应有计划地对不适应的品种进行更新,逐步完成对不适应品种的更替,以达到整体上不影响防眩效果。还有,对于主要城市的出入口,一般是以花灌木、草坪组合为主的观赏型互通,根据其生长周期一般 4 年左右就需要逐步更新。从这方面来看,合理的维护费用也应该是波动的。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a) 打破了经济运行中各种养护费用正常的比例关系,如绿化投资总额与合理维护费用的比例关系等,一些工作必然难以为继; b)TST 伸缩缝属于非永久性结构,其使用寿命只有 4 ~ 5 年,不适于在高速公路和渠化交通严重的公路上使用;还有,石安路的小桥涵采用油毛毡支座,设计标准太低; e) 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该防止因路面损坏和养护操作不当,造成污染公路沿线,形成二次作业; d) 养护决策与养护资金存在剪刀差的问题,成为路面使用寿命的制约“瓶颈”,这是社会关注和我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因为养护对策不一致会导致养护费用不一致,使用寿命也不一致,而高速公路不允许“薄养厚葬”。 

  1.4 管理要素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思想,在我们项目办所辖的三条高速公路建设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石安路建设期间,项目办为石安高速公路引进了一批筑养路机械设备,其中 33 台 ( 套 ) 价值 4 300 多万元的养护设备交由石安处使用。这些设备主要有:修补王 3 台;多功能综合养护车 4 台;路面清扫车 4 台;桥梁检测车 1 台;路面铣刨机 1 台,这些设备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知道,任何管理都是由一定的要素组成的,都有其特定的内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要素有三类:一类是管理者,包括个体形式的管理者和群体形式的管理者,他们承担着管理的职能;另一类是被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这里的人是具有两重性的,同一个人,既可以是被管理的人员,又可以是下属管理系统的管理者;再一类是管理的方式,即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包括机构体制、政策、法规、信息等,其中信息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在管理中有效地发挥信息的作用,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当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科学管理,人们才能对管理的要素、内容、功能和方法有真正科学的理解。但是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感觉到,大家经常谈到的“管理”,只是注重了“功能和方法”,对“管理的要素和内容”却很少涉及,这就造成在养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a) 没有按照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需求配备养护设备,或者一些养护设备数量不足,造成一些工作很难及时完成,特别是那些人力无法完成的养护内容往往被延误时机; b) 主要养护设备大部分是进口的,备件难以采购,维修时间长,国产化的备件又无法代替,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e) 设备的折旧更新不及时,无形中加大了养护成本; d) 小型工具的研制没有开展,使得养护病害的维修质量达不到要求; e) 路面清扫目前还主要以人工为主,满足不了高速公路以机械化养护为主的要求,体现不出高速公路快速、高效的原则。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进口设备维修成本高、油耗大,而国内劳动力又比较廉价所至。 
共1页/2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自定义标题
段落格式
字体
字号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