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了把归属感寄托在群体中,习惯了用妥协换取和谐,却忘了,每一次曲意逢迎,都是在一点点磨损自我。每一个成年人的内心都像一座孤岛,表面风平浪静,深处却暗流涌动。千人千面,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深入交往,必然会撞上观点的锋芒,想法的裂痕。无论对方是谁,无论你是谁,这碰撞都无法避免。你厌恶一个不懂感恩的人,觉得他冷漠无情,可换来一个感恩过度的人,你又会嫌他软弱无骨,随风倒;你鄙视两面三刀的虚伪,换来表里如一的耿直,又会觉得他言语如刀,刺得人无处躲藏……你可以留心听听身边的闲言碎语,夸人的少,贬人的多。人性中的弱点,总会被无限放大,成为评判的靶子。
关系越深,越容易从天堂跌入地狱。“他人即地狱”,这话常被误解,以为是在指责他人。其实,它指向的是关系的本质。地狱从来不是某个人,而是人与人之间那片被毒化的土壤。深交越多,这片土壤就越贫瘩,直到寸草不生。人际的疲惫,归根结底,是我们太渴望被理解,却忘了理解自己的重要。
成年人的悲剧,不在于孤独,而在于丢失了自我,所有的交往都不过是空壳,所有的付出都只是徒劳。所以,与其在关系中耗尽心力,不如学会与自己相处。关注内心的声音,追求自我的成长,在独处的时光里找到安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