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清泉沁润心脾——读朴实的《幸福在路上》
日期:2010-04-10浏览:

一股清泉沁润心脾——读朴实的《幸福在路上》 
陕西铜川 李婷 

[align=left]  读朴实的文章不是第一次了,以前读过他的《人在旅途》、《人活百岁不是梦》、《风雨人生路》等,那些文字至今还深深地贮藏在记忆里。 
  正是隆冬季节,又拿到朴实先生刚刚出版的新书《幸福在路上》,我一页页地翻读着,浓浓的墨香,如他的名字般淡雅平实,天然去雕饰的文字,在向我们述说着平常日子里的平常故事,不疾不慢,娓娓道来,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坐在舒适的摇椅上,太阳暖暖地洒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菊花香,恬淡却又充满了生活的韵味。 
  《幸福在路上》分为《心灵鸡汤》、《有感而发》、《友情链接》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为作者近年来的新作二十七篇,后一部分十四篇为文朋好友给朴实文章写的评论。 
  情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心灵鸡汤》的十四篇文章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浓墨重彩地书写亲情、爱情、师生情等等,抒发着一份份平淡但深切的感情。如《我婆》、《婚礼上的相册》、《永远的风帆》、《妻不老》、《迟交的作业》等文章,字里行间折射出生活的点点滴滴,而这点滴中又蕴含着关爱、敬重、期待,让人从中读出了深厚的婆孙情、母女情,读出了伉俪情深,读出了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待。尤其是《婚礼上的相册》,通过一本妻子精心制作的、每一张都撰写了文字说明、在女儿婚礼上送给她的记录着女儿成长过程的相册,传递着父母对女儿最深切的爱的殷切的期待,并且将这份爱和憧憬世世代代地延续和传承下去。 
  《给人端饭的感觉》则通过女儿暑假期间去饭店打工“给人端饭”的一段经历,在欣慰于女儿的成长之余,表达了对饭店服务员这一数量庞大然而在一些人眼里地位低下的弱势群体深切地同情和关心,充满了朴素的人道主义和悲悯情怀,洋溢着对弱者的同情、对劳动者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礼赞。 
  朴实先生作为一名交通战线上的工作者、管理者,对公路有着特殊的感情。与书同名的散文《幸福在路上》,回忆起童年、青年时期的农村公路的状况,与现在的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几十年来,铜川公路建设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的公路,“路不通,路不畅,让我吃尽了苦头”。童年时一下雨就发愁,脚经常被玻璃划出了血口子;当知青时和同学骑自行车回县城,同学连人带车翻滚到了路边。摔得满脸是血,双手抱着腿,呲牙咧嘴疼痛不堪;1979年到周河村搞调研,不小心踩空落到了水中……现在的状况如何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掀起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高潮。2006年以来,全市543个村都展开了通村油路、水泥路的大会战,……全市3年内修通了过去20年所修农村路的总和,全市公路总里程从“十五”末的 2060公里增长至目前的4068公里。……路修通了,班车通了,群众出行方便了。交通行业的保障、导引、服务作用也进一步凸显。”“行路难和路难行的故事已成为人们心中遥远的往事”。在这篇两千余字的散文中,朴实用他平和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几十年间公路的变化,回忆过去,憧憬未来。从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今日我们在平坦宽阔的大道上的幸福生活。而他对路的热爱自始至终地贯穿于字里行间:“只要穿上鞋子就能体味到她澎湃的血脉和喷涌的情感。” 怎能不让人感受到幸福在路上?他的《为路而歌》、《为了梦想的实现》、《走在德国的公路上》《桥是一座碑》都充盈着一个公路人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朴素然而却是最深沉的情愫。 
  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朴实在汶川地震十几天后,他们“冒着不断发生余震的危险,穿行在一边是不断滑落的山体、随时可能坠落的巨石,另一边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的路上”,奔赴灾区对赴汶川的铜川志愿者进行慰问。他的《灾区行》记载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灾区经历,通过前往灾区的一路见闻,展现了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灾区人民对前来抗震救灾的各地人民的感恩之情,更有大家对灾区人民的共同祝愿:愿他们早日摆脱地震阴影,重建美好家园! 
  《有感而发》收录的十三篇文章有朴实给友人的文章写的评论,如为王英同志的《岁岁重阳》写的评论《为乡党说几句话》、给吕峻涛同志的《守望的小村》写的评论《峻涛与〈守望的小村〉》、有给何处放和铜川公路局职工散文集写的序等,还有朴实借用文学来发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立场、观点等,如《瓷壶与瓷户》、《“虎照”风波何时了》、《善待生命》、《主席台脸》等。 
  在一些评论性文章中,朴实站在客观的角度,从整体出发,抓住重点进行分析,牢牢把握住被评论文章的核心和要旨,并加以大量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突出了文章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乡党说几句话》中他说:“王英的文章是他心灵感受的一种表达。无论散文、诗歌或者言论,都反映出作者朴实无华的性格,诚实忠厚的人品,爱憎分明的立场,丰富多彩的人生。”廖廖数语,把王英文章的特点勾勒得准确、全面。印象最深的《瓷壶与瓷户》这篇文章。第一句“吼一声秦腔,道出秦地人的豪爽,哼一段昆曲,尽现江南人的婉约。”一句话如点睛之语,把我们祖国辽阔的地域文化和差别展示得一览无余,勾起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接下来,作者会写什么呢?一提起陕西,总有人会说起西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总有人会想起古代众多封建王朝建都于此,也总会有人提起我们陕西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等等,但作者的本意不在于此。他认为,正是上述这些悠久的文明和曾经的灿烂与辉煌,“其实恰恰反衬了当今的贫瘠和式微。”作者通过陕西特产“秦椒”、“核桃”、“石子馍”、“苹果”等一系列秦地土特产品只能囿于陕西,难以走出省门,在市场经济中开拓出更大的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反映出被称为“瓷壶”的秦人贪图眼前利益“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自己砸了自己的摊子。”最后,作者从古时《陶瓷志》说起,原来,那里所记载的“瓷壶”为“瓷户”,本意为“贩瓷的专业户”。可见一千多年前的秦人,已经“有了经商意识。”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指出:“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周围,“瓷壶”益少,“瓷户”益多,我们铜川新区的建设,玉华宫的开发,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就可心说是一个个“瓷户”之举” 。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美好前景。 
  《友情链接》这个词比较新颖,大约是近年间才流行起来的,让人想起了“友情客串”、“友情出演”之类,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和浓浓的人情味。这里的十四篇文章均为朴实先生的文朋诗友们给他以前的文章写的评论,可见他的文章有着很强的磁性和可读性,让人读了就不忍释手,还想为之说说感想。 
  如果说,朴实的文章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他的思维和想象还可以再开阔些,涉猎的内容还可以更广泛些。但瑕不掩瑜,朴实的文字是一股清泉,有如春风化雨,在不经意间,汩汩流淌过我们的心田,却有着水滴石穿的力量,能够沁润心脾,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去爱亲人,爱事业,爱这个世界一切的善与美。[/align]

回复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